• 内容介绍

天气渐冷,选购保暖内衣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。传统保暖内衣以棉、羊绒、羊毛等面料为主,虽然保暖效果好但较厚重,层层叠穿不免有笨重感。今年商家推出许多新型保暖内衣,比如薄如蝉翼的“面膜衣”、贴合皮肤还不闷汗的“肌底衣”、兼顾轻薄与保暖的“速热衣”,有些保暖内衣还兼具杀菌、吸汗等多种功能。商家宣称这些保暖内衣运用“自发热”“远红外”“石墨烯”等“黑科技”,既美观轻薄又保暖,解决了传统保暖内衣的弊端。

新型保暖内衣到底是科技进步的产物还是噱头呢?

自发热其实是吸湿发热功效

“自发热”纺织品存在吗?从能量守恒定律来看,热量不可能凭空产生,所以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自发热纤维。

事实上,市场上所谓的“自发热内衣”绝大部分是吸湿发热纤维。它的原理是:人体会向外排出汗水,当纤维吸收水分时,纤维分子中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结合,水分子的动能降低,同时转换为热能释放出来。

其实吸湿发热并不是高科技,无论什么样的材质,都可以通过吸湿来发热,只是发热的程度有所差异。一般来说,纤维化学组成中亲水基团的数量越多,纤维的吸湿性就越好,吸湿后发出的热量也就越多。但是在纤维吸饱了湿气之后,其放热反应速度就会减缓,吸湿的纤维同时还会将湿气排出,这个过程中又会吸收热量,如果不能及时排湿,吸湿后的纤维会给穿着者带来不适感。所以纺织业内一般会采用多种纤维混纺,来达到吸湿放热和排湿干爽的均衡,比如将腈纶纤维和聚酯纤维混纺。将这一类混纺纤维标榜为“自发热”纺织品,其实是商家的一种营销套路。

远红外纤维、石墨烯造价极高

远红外纺织品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吸收和发射远红外线功能的纺织品,是一种高效的保温材料,发热原理是先吸热再放热。它吸收的能量有两种:一种是环境中的能量,比如阳光中的可见光、红外线、远红外线等;另一种是人体自身发出的能量。

远红外纤维吸收这些能量之后,会将其转换成远红外线再辐射回人体,从而实现给人体供热。不过,远红外纤维造价较高,所以市场上真正的远红外纺织品并不多。

石墨烯是一种纳米材料,具有高强度、高导电性和优异的热传导性能。石墨烯纤维可制造具有抗菌、除臭、防紫外线等功能的服装。但石墨烯纺织品和远红外纤维一样造价高、制备工艺要求高,难以量产。每克石墨烯产品价值约1000元,如果完全使用石墨烯制造一条内裤,保守估计成本需要上万元。因此,市场上几十元一条的“石墨烯内裤”中添加的基本都不是真正的石墨烯。

广告语有夸大宣传之嫌

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黄晨表示,轻薄与保暖本身就是矛盾的,以目前的科技水平,许多“黑科技”纺织品达不到商家宣称的效果,广告语有夸大宣传之嫌。

黄晨说,合格的吸湿发热内衣虽然不能真的凭空发热,但确实穿起来会比同等厚度的其他内衣更暖和。但由于纺织品始终处在“吸湿—发热—排湿—吸热”的循环中,因此不建议长时间穿着,穿着一段时间后需要换下来排湿,否则吸湿后的纤维会给穿着者带来不适感。对于皮肤娇嫩的婴幼儿,不建议穿着吸湿发热内衣,容易造成婴幼儿皮肤不适。

至于薄如蝉翼、贴合皮肤的保暖内衣,保暖性能肯定不如厚实的传统保暖内衣,而且紧身保暖内衣还会影响人体血液循环。由于人体热量会源源不断向外传播,服装夹层中的冷空气会和相对暖和的空气不断对流,只要在对流过程中保证热量不会大量散发,就可以实现保暖效果。记者 白璐

最近更新